叉車行業發展與EHS在管理中的博弈
南京叉車--叉車警示系統在應用中的重要性
近年來,現代化工業高速發展,對叉車這一基礎搬運工具需求快速增加。叉車行業業績不斷攀升,規模也越來越大。據工業車輛行業協會數據統計,至今全國叉車保用量超過150萬臺。與此同時,由叉車所引起的安全事故也在增加。對此,國家一應出臺相關的政策和法規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、《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》、《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》、《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與使用管理規則》、《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員》來約束對叉車這種特種工業車輛的監管和規范,不斷完善叉車在實際運應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,加強對安全管理生產的教育和宣傳。在法規和自身安全意示影響下,企業也逐漸提升了對安全管理的制度,規范EHS管理體系。EHS管理體系建立起一種通過系統化的預防管理機制,徹底消除各種事故、環境和職業病隱患,以便大限度地減少事故、環境污染和職業病的發生,從而達到改善企業安全、環境與健康業績的管理方法。
叉車是一個流動的物流搬運設備,它的工作環境、工作狀況都處于一個隨時變化的過程中,行駛中的安全決于駕駛員的即時操作,叉車的工作環境通常也比較復雜,有時處于人車渾雜的同一空間,增加安全隱患。因此,叉車的操作對駕駛員有著特殊的技能要求,而且叉車要嚴抓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,從而才能管得好,無事故。
在國內只有在近幾年才開始出臺相應的政策法律,由于對叉車駕駛員的培訓,培訓機構參差不齊,部分區域甚至僅需培訓十天就能上崗,巨大安全隱患由此埋下。與此同時,僅限于廠區作業的叉車,也時常出現在大馬路上,對路人和其他機動車的安全也會有很大的威脅。
由叉車所引起的事故是令人發指的。處州晚報訊:2014年1月14日,遂昌一企業內一名女職工被叉車碾壓致死,雖然廠區門口掛有限速10公里每小時的標志牌,但叉車操作員平日里開車速度都會遠高于這一限速。這也是兩個月來本報道的第三起叉車事故。鹽城晚報訊:2014年2月12日下午4:40,有讀者報料,市區毓龍東路天然氣加氣站門前,一輛叉車連撞五車,當場撞死一人。叉車,原本只是在工廠廠區等特定區域負責裝卸搬運的特種設備,但如今叉車事故在各地區接連發生,引起公眾重視。
據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(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Administration)統計,目前每年全球少有85人因為叉車事故而喪生,34900人因為叉車事故而嚴重受傷,61800人因為叉車事故而受到輕傷。這些都是叉車行業存在巨大安全問題。要著手解決,要要從根源上減少不安全因素!而叉車證正是這個根源。叉車死亡的主要原因很多,有42%事故是因為叉車傾翻導致人死亡,兩車相撞導致的叉車死亡事故占據11%。叉車貨物下落導致死亡事故的占據8%。其他原因占據39%。而叉車死亡事故發生多的行業是生產行業,占據整個叉車死亡事故中的42%。由此可見叉車安全的重要性。